tube欧美69xxxⅹ/bnb998成人免费视频/爱情岛亚洲论坛入口福利/国产欧美高清视频 -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

歡迎光臨神州雅海文化藝術院網站 用戶: 密碼:  忘記密碼 個人用戶 企業用戶  
網站首頁 | 雅海動態 | 品牌叢書 | 雅海院刊 | 雅海院報 | 雅海折薦 | 作品年展 | 雅海陣容 | 書畫展臺 | 雅海賽事 | 年度征稿 | 詩道論壇 | 楊楓實錄 | 路城實錄 | 留 言 板
 
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藝術院公告
·本院第四屆任職公告
 相關內容    
 李希曾著《讀書記》輯名目次
· 李希曾隨筆集《讀書記》第一輯《璀璨的群...
· 李希曾隨筆集《讀書記》第二輯《光輝的古...
· 李希曾隨筆集《讀書記》第三輯《播火的足...
· 李希曾隨筆集《讀書記》第四輯《不熄的薪...
· 李希曾隨筆集《讀書記》第五輯《偉大的靈...
 
 
 

李希曾隨筆集《讀書記》第五輯《偉大的靈魂》[魯迅]


收藏《魯迅全集》的幾個版本


  在20世紀中國現當代作家中,毫不客氣地說,魯迅是影響最大的。他的思想、文化乃至精神,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象征性符號,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。我曾在北京魯迅博物館里看到中外文無計其數的各種魯迅版本,日本版的《大魯迅全集》格外引人注目。
  中國出版《魯迅全集》是在1938年。魯迅先生逝世后,成立了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,以最快的速度,編輯出版了20卷的《魯迅全集》,蔡元培先生作序。這是一部收集比較全的全集,不僅有魯迅先生創作的作品,還有魯迅的翻譯作品,各占10卷,為紅或者藍漆布精裝,市場上極少見。1972年尼克松訪華,毛澤東送給他的就是這個版本,這個版本極難見到,市場價位驚人,我只有幾本。1948年上海作家書店、光華書店版也照此重印,這兩個版本市場還能見到,由于這兩個版本的錯誤較多,印刷質量也不高,一般市場價在2千上下。1973年,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了20卷本的《魯迅全集》,雖然是重印,但修訂了一些明顯的錯誤,當時出過甲乙兩種版本,全部精裝,為小32開,這兩個版本我都有,尤以甲種本印刷精美,是我最好珍藏本之一。
  1956-195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10卷本的《魯迅全集》。10卷本只收入創作,和1938年不同的是,增加了部分新發現的書信,不收譯文和編校的古代作品。譯文另出了一套,也是10卷。10卷本出過多種版本,一般都是精裝本,灰面刷藍口精裝的是其中最好的,開本很大,放在手里沉甸甸的,惹人喜愛,我僅有3冊。還有一種是紅漆面精裝,這個版本印量不多,而且和藍布面的正面頭像相比,頭像也不一樣,是一個側身頭像,制作考究。我在吉林長春買過一套,10冊全,套封也做得一絲不茍。此本還印過少量大字線裝本,甚為珍稀。
  若論注釋,1981年版是較好。當時唐弢、馮雪峰等一批魯迅同時代的學人參考修訂此本,使16卷本《魯迅全集》的注釋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,這個版本平裝、精裝都重印過多次,我有布面和紙面的兩種,皆是精品。
     上述介紹的,是各時期比較重要的版本,此外,還有1941年版《魯迅三十年集》及臺灣版《魯迅全集》值得一提。除此外,近年來其他出版社也出過全集,除新疆出版過的還不錯,以外其他的收藏價值不大。
  2006年,新修訂的《魯迅全集》出版,價1000元,雖然很高,但是,看到精裝本的豪華與考究,做工的細致,注釋的完善,都對我是個不小的誘惑,還是把它買下了。


收藏魯迅


  晚上(2006年10月19日)看電視,看到中央臺幾個頻道都在播紀念魯迅先生的節目,心里不由得吃了一驚:魯迅先生去世70年了!
  我是一個魯迅迷。從我第一次讀《野草》開始,就對魯迅的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。從開始收集魯迅作品,到現在累積各種版本達數百本之多,僅《魯迅全集》,完整的就有7套,分別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1958年1套、1972年甲乙種各1套、1981年平裝精裝各1套,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精裝1套,2006年精裝本一套,還有30年代到今天出版 全集的零本及各種單行本。
  記得前幾年,古舊書市場還買到過文革中印刷的《魯迅語錄》,和《毛澤東詩詞》同時流行過,前年,我還買到有基尼斯記錄的最大開本《魯迅語錄》,有一長電腦桌那么大的書,也是在潘家園買到,價500人民幣。
  我愛魯迅也是有個過程的,從生澀難懂的魯迅到深刻寬容的魯迅,從嚴肅冷峻的魯迅到豐富博學的魯迅。在我的記憶里,我讀過第一篇文學作品應該是《野草》。在我讀書與成長的過程中,因為無知,因為淺薄,也曾在一段時間內淡漠過魯迅,盡管這樣,也從沒有放棄。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,開始重新認識魯迅,終于覺得輕薄不得,如果沒有魯迅,我將更愚昧更缺乏懷疑思想,盡管我并不認為魯迅十全十美。魯迅不僅是20世紀最偉大文學家,作為文學家的思想深度和文學貢獻,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。雖然現在仍有許多人對先生有這樣那樣的誤解,但是,我堅持認為在許多領域魯迅是無與倫比的。記得日本諾貝爾文學家大江健三郎曾說,終生膜拜魯迅,我覺得不是沒有道理。
  我收藏與魯迅有關的書籍、畫冊、版本及其他物品,足可以辦一個小型的魯迅展覽。比如,我除了有多種版本的《魯迅全集》,還有一個魯迅石膏頭像,魯迅生平畫冊、中國外文社出版《魯迅詩選》、《魯迅雜文》,朱正、王士菁、劉再復、林非、王曉明所作的多種《魯迅傳》、多種魯迅研究讀本、滿洲國版魯迅文選、文革的魯迅語錄、魯迅墨跡影印本、魯迅郵票、藏書票、連環畫、紀念章、魯迅傳記紀錄片、一方刻有魯迅浮雕頭像的硯臺;我還曾親自到過老虎尾巴,那是一個游人禁入的地方,我有幸被破例允許進入,包括上海和北京的魯迅故居,我都曾多次拜訪。
  據我所知,還有幾個版本我未曾收藏,比如解放后出版大字線裝《魯迅全集》、1938年初版全集、魯迅30年集;還有幾個特殊稀見本,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收藏到它們。在這些版本中,應該提到我自己比較滿意的,還有一本就是由東北解放區東北書店出版,根據魯迅作品編輯而成的《魯迅自傳》,書面已經脆而泛黃,雖是草紙本,可我還是十分珍視。它比普通的民國版更難得到,尤其封面那幅魯迅畫像,十分傳神。


插圖本《魯迅先生的故事》


  這是一本少年普及讀物,多次重印,數量極大。我手里的這本《魯迅先生的故事》,1957年初版,到1959年第10次印刷,印36萬冊。
  關于魯迅先生的書,雖然數不勝數,但唐弢這本卻有獨到之處。首先,唐弢是一位現代文學史家,其權威性不容質疑。他曾經受到魯迅先生的幫助、指導,魯迅也贊許過他的文章,說他的雜文可以亂真,并且不無幽默地說:唐弢,你寫文章,我挨罵!審查機構誤把唐弢的文章當成魯迅的文章,可見唐弢的功夫非等閑之輩。
  唐弢在現代文學研究領域是有口碑的,他主編的《中國現代文學史》有多種版本,是許多大學選定的課本,當然,是目前多種文學史中較好的版本之一。他收藏的新文學版本,數量之大,版本之精,是后輩所不及的,在中國現代文學館,我還見到了50年代蘇聯雕塑家親手為他制作的一尊頭像,十分傳神。
  我曾買到一套10大卷本的《唐弢文集》,魯迅研究在他的文集中所占比例最大,說他是一位魯迅研究專家是名副其實。
  《魯迅先生的故事》是1957年由當時在上海的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,雖然面向的是青少年讀者,但也受到大朋友的歡迎。這本雖然只有44頁的小冊子,影響很大,許多孩子認識與了解魯迅是從這本書開始的。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,其中有些篇目還選入了課本,比如我就學過《踢鬼》。
  《魯迅先生的故事》共有10篇故事,里面的故事,有取自于魯迅的著作里經過改編的,也有的是魯迅先生親口講述,唐弢記錄的、回憶的。文章都不長,反映了魯迅先生的多個側面,雖不夠完整,但作為青少年初級讀物,還是具有啟發性的,盡管在特定的年代里,這本小冊子也有比較明顯的宣教傾向,但我覺得它仍獨具特色。
  這本小冊子,有很大的收藏價值,首先是開本比較特別,近正方形開本,有顧炳鑫繪圖、裝幀,還有前蘇聯畫家的繪畫,10余幅畫,生動,逼真,50多年過去了,這本小冊子仍然散發著歲月無法抹去的魅力。


魯迅編輯的最后一部書《海上述林》


  今天,雖然東北書店這個名字早已不復存在,但在20世紀40年的東北,可以說,它創造了一個奇跡。它是在戰爭中產生的一個特殊的出版社,在短短5年的時間里,出版過許許多多可以稱道的作品,無論是政治經濟的還是文學藝術的,都在當時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。比如,精裝6卷合一本的《毛澤東選集》、大32開的《資本論》,它們都可以在中國出版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,當然,也包括魯迅編輯的最后一部書《海上述林》。
  1935年6月18日,瞿秋白在福建長汀羅漢嶺被國民黨槍殺,魯迅聞訊悲痛不已,他同鄭振鐸等人商量集資為秋白出書,為了編輯亡友的遺稿,盡可能將瞿秋白的譯文收齊,他以200元從現代書局贖回瞿秋白的《高爾基論文藝集》和《現實——馬克思主義論文集》兩部譯作。從1935年10月開始編輯工作,一個月之后,30余萬字的《海上述林》上卷編就,送交開明書店出版。
  1936年4月底,當他得知開明書店的美成印刷廠已將《海上述林》上卷的紙型打好,就親自將紙型送到內山書店,托內山先生寄往東京印刷。1936年6月以后,魯迅已是病入膏肓了,但為了催促開明書店抓緊時間出版《海上述林》,他寫信給書店經理章錫琛,不無責備地催問:“翻譯的人(瞿秋白)老早就死了,著作家高爾基也于最近去世了,編者的我,如今也要死了。雖然如此,但書還沒有校完,原來你們是在等候著讀者的死亡嗎?”
  上卷出版后,魯迅親自用大號毛筆寫了一份廣告,貼在內山書店門旁。10月9日又寫了一份書面廣告托黃源在《譯文》上刊登,介紹《海上述林》:
  本卷所收都是文藝論文,作者系大作家,譯者又是名手,信而達,并世無雙。其中《寫實主義文學論》與《高爾基論文藝》兩種,尤為煌煌巨制。(魯迅)
  1936年10月19日凌晨,魯迅與世長辭。《海上述林》成為他編輯的最后一部書。
  我有一本東北書店出版的《海上述林》,在非常艱苦的歲月,出版者仍然用了綢面精裝制作本書,黑色綢面,燙金書名,在當時夠得上奢華,對魯迅的重視可見一斑。《海上述林》原分上下兩卷,上卷是文論,下卷是文學作品。我只有上卷,并且,版權頁也沒有下卷的記載。不知道東北書店是僅僅出了一卷,577頁,還是另有一卷我沒有買到,現在我也沒有找到答案。
  五一假日。我去哈爾濱又買到一種版本的《海上述林》,紅布封面,精裝,為東北新華書店遼東分店印行。由于字號和排版不同,共660頁,其它與東北書店相同,也只有上卷。


《魯迅日記》版本及其它


  《魯迅日記》是魯迅思想與生活的重要內容。魯迅日記是寫給自己的,生前沒有要發表的意思,1938年出版的《魯迅全集》也沒有收入。
  1951年,由于研究的需要,馮雪峰與許廣平相商,征得她同意后,編輯了《魯迅日記》。在當時國家還很困難的條件下,上海出版公司十分重視此書,花大力氣出版了這本書的豪華影印本,用的是綢面線裝,白綿紙,初版共影印1050部,出版后反響強烈,全國各地紛紛要求再版。
  《魯迅日記》初版是1951年4月,要求再版的呼聲強烈,再版時間非常迅速,是1951年7月,再版本,除了200部如前精印本,還出版了1800部毛邊紙本,一律藍布面函套,只是尺寸略小,共24冊,分裝兩函,合計共印2000部。我得到的就是這一種,和初版相加,兩種共印3050部。
  這是魯迅作品中最珍貴的版本之一,到現為止,這個本子,無論綢裝、布裝都已經是彌足珍貴的的新善本,存數都不會太多。
  但是,此日記也有不足,主要是缺少1922年的日記,那是因為1944年許廣平被日本人逮捕,魯迅全部日記共125本,也被日本憲兵抄去,后費盡周折索回,仍然缺少了其中的第11冊,即:1922年全年日記,成為無法挽回的損失與缺憾。
  慶幸的是,在許廣平被捕之前,許壽裳曾經借過魯迅日記,并重點做了摘要,這樣,1922年日記中主要內容,便以這種奇特的方式保存下來。
  因此,在1959年,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鉛印本精裝《魯迅日記》,將這一部分補入,這樣來看,《魯迅日記》就相對完整了。
  1976年鉛印本《魯迅日記》再版,說是再版,其實是兩個版本。除內容差別不大,不同之處是,1959年增加了標點,原日記也無現代標點;而1976年則新增加了注釋,這就比1959年有所發展。1959年的《魯迅日記》為布面精裝,有左側魯迅頭像,與后來的仍有不同,清瘦 、精神,可與59年出完的《魯迅全集》配套。1976年為大32開,略同于1981版《魯迅全集》。1976年版,平裝、精裝都有,印數很大,現在也容易買到,過去機關學校都發,而1959年版則印量有限,所存不多,也非常不易得之。
  1959年和1976年的兩個鉛印本我都有,保存也完好,相比而言,1959年的更具收藏價值。
  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的《魯迅日記》,我于2007年購到,雖為藍布面函套且價值不扉,但能擁有這樣一部書,仍是夢寐以求之物,物有所值,一般圖書館也不一定有。
  《魯迅日記》漸趨完善,還是1981年版的《魯迅全集》,增加了系統的注釋;2006年最新版《魯迅日記》出版,此次出版在1981年版的基礎上,又進行了比較科學、全面、系統、合理的修訂和補充,是目前最權威的版本。
  搜集《魯迅日記》的幾種版本,對于了解魯迅先生的生活和思想,都有進一步的認識,通過對日常生活中魯迅的接近,使魯迅在心中更親切、更真實、更人性,也更可愛了。


影響巨大的《野草》


  你見過毛邊本的《野草》嗎?
  這是魯迅先生最喜歡的一種書,并自稱“毛邊黨”。那是沒有經過機器剪裁,書口是參差不齊,不知道的還以為沒有做完。我有一本1932年版的《野草》,上海北新書局第8版;那時,魯迅先生還活著。
  1974年炎熱的夏天。我上小學3年級,無所事事的暑假,在家里的倉房里找到一本《野草》,讀罷大吃一驚。原來,文章也可以這樣寫:“在我的后園,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,一株是棗數,還有一株也是棗樹。”
  我第一次讀魯迅的作品就是《野草》,讀的第一篇文章就是《秋夜》。后來我百思不得其解,魯迅先生為什么不直接說兩棵樹,而非要一棵一棵的說呢?以后的文章我也沒有看懂。但是所不同的是,無論是哪一篇,看過之后內心都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沖動,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,敲開了一個少年不安分的心。以至于后來我多次去北京阜城門外的魯迅故居,去尋那兩株早已不在的棗樹。
  我和魯迅先生有緣。他是我最早讀到的文學作品且對我影響最大的,我正式讀過的第一所大學是魯迅文學院,后來我到上海復旦大學,也是魯迅先生到過的學校。魯迅公園離學校不遠,魯迅公園里埋著魯迅先生,埋著先生的是一個巨大的大理石石棺。我便經常去公園,曾經在魯迅墓上睡過午覺,孩子們更是在先生墓旁嬉戲打鬧,先生的墓沒有莊嚴的感覺,沒有恐怖的氛圍,甚至充滿了歡樂氣氛。
  我喜愛魯迅先生的《野草》。從小學,中學,當兵,到大學,再到參加工作,我隨身帶著不多的書就包括這本薄薄的《野草》。
  魯迅先生的《野草》是他在1924年到1926年的作品。先生稱它們是散文詩,這些作品,篇幅雖小,所寫的內容都比較涵蓄,隱晦,卻不失深刻,博大;它更接近文學本體,可以說《野草》是魯迅除《狂人日記》、《阿Q正傳》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它是先生內心最真實的表露,了解魯迅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讀這本書。
     我還收藏有幾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《野草》,每每于夜闌人靜,翻閱瀏覽,內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。


較早系統評價魯迅的著作:《人民文豪魯迅》


  1966年6月15日,李平心含冤去世。
  對于李平心,我估計知道他的人不會太多,其實他是最早全面系統總結魯迅先生的人。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曾推薦這本書,認為這是了解魯迅、研究魯迅的第一本著作。他的《人民文豪魯迅》,至今還是研究魯迅不可多得的力作。
  據我所知,研究魯迅的專著非常之多,多如牛毛,已經超過魯迅的著作字數不知道多少倍,但是也可以這樣說,真正接近魯迅的屈指可數。尤其在特定年代出現的大量研究著述,更是誤解了魯迅。
  《人民文豪魯迅》初版于1941年2月,當時的書名叫《論魯迅的思想》,出版之后即遭遇太平洋戰爭,書版全部被毀,不復重印。重印于1947年5月,由心聲閣出版發行,書名改為《人民文豪魯迅》,是為紀念魯迅逝世10周年而作。我收藏了一本1949年2月新中國書局發行的《人民文豪魯迅》,就是新的心聲閣版,因為在版權頁上的出版單位是心聲閣與光華書店,此書為哈爾濱再版本,封面有馬敘倫題字,品相好極了。
  《人民文豪魯迅》是魯迅逝世后第一部最有系統、最精辟的研究魯迅思想的專著。它從社會的戰斗意義上去認識魯迅,通過對其作品和思想的研究、總結,反映中華民族的面貌和精神,以激勵人們向魯迅學習,發揚革命的戰斗精神。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,簡要地刻畫了魯迅思想的發展過程,即從受進化論、尼采主義的思想影響到成為確信“惟有新興無產者才有將來”的社會主義者,并以魯迅的這一思想發展反映中國現代史的轉變與進展。他還介紹和頌揚了魯迅對于中國文化事業的貢獻,再現了魯迅的光輝形象。《人民文豪魯迅》的部分章節是集體智慧的結晶。
  李平心,筆名平心。曾負責編輯《讀書與出版》,也是我國最早翻譯《資本論》的人之一,他還曾經獨立完成《中國通史》初稿百余萬字,可惜由于種種原因,這兩部書都沒能出版。他一生涉足文學、歷史、經濟等諸多領域,在許多問題上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。他還著有《中國近代史》、《中國現代史初編》、《人民文豪魯迅》等,結集出版《平心文集》等。韜奮曾這樣評價平心:“平心先生的文字,結構細密,婉轉曲達,最擅長于說理,無論怎樣艱深的理論或復雜的內容,經他的筆端以后,總使人感到豁然貫通,條理分明。”我想這個評價也是很準確的。

 
關于本院 | 投稿郵箱 |
Copyright (c) 2005-2024 www.xj-desig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·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藝術院
通聯:北京市通州區武夷花園牡丹園26—161—2C 郵編:101100 電話:010-89527251 手機:13264206542 QQ:597301913 電子信箱:szyh2002@126.com
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3368號 京ICP備140377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