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理,為我們相見恨晚,交往下去打下了伏筆…… 說凡夫“不凡”,是筆者與他略有深交之后得出的結論—— 凡夫在東北某市身居政界要職,不但政績卓著且業余編著成果頗豐。 政務,是他“業”內的事;“編著”,是他業余的事。凡夫“顧此”而不“失彼”,使他成為當地政界、文化藝術界不同凡響的人物。 凡夫的政績,若想點出幾條“優秀”,可信手拈來,不是筆者不了解,而是純想略而不談。因為,我所認為的“不凡”,不僅僅是因 為他是“政界要員”,我更看重他的是“政界要員”與“文化藝術界人物”集于一身的“雙棲”風采。如果他僅僅是“政界要員”或僅僅是“文化藝術界人物”,即使他有多么“不凡”之處,也不是筆者認為的那種“不凡”。這里的“不凡”,是專對凡夫而言的“不凡”,表述的特定意義是:如果說當“官”還算容易的話,而當“好官”就不那么容易,那么,既當“好官”又能搞編著且出類拔萃則更不容易了。 凡夫是政績卓著的人物,又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藝術人才。他愿意將其散文新著《異域風情錄》納入我主編的《新視野書系》運作,并囑我作序,確實令我誠惶誠恐。我給好多作家詩人和業余作者寫過序,可給官員兼作家寫序還是頭一回。在下是不摻水分的“性情中人”,如果把凡夫的品位和我的品位,各自比作一個“圓”的話,我的“圓”和他的“圓”若疊在一起,不是完全重合的關系,而是有那么或多或少的一部分重合。筆者姑且將這“重合點”視為與凡夫之間的共通之處吧,有“共通”則“共鳴”,這便是我與凡夫能成為朋友的一個基本點。 我曾有過給官員當秘書的經歷,也曾產生過“欽佩”之情,不過,這種“欽佩”絕不是對其職銜的仰慕,而是為其人格魅力所動和對其真才實學的認同。我對凡夫的“欽佩”,恰恰基于這一點。如果沒有這一點,我是斷言不會為之作序的。 《異域風情錄》是凡夫繼《在母親的懷抱里》(長春出版社)、《大洋彼岸》(吉林攝影出版社)、《五花山》(吉林人民出版社)之后出版的第四部散文專著。除此之外,他還出版過理論專著,并主編、參編了理論、報告文學等合集30余部。作為官員的凡夫,對于傳播先進文化所作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。這,是他的上級領導和同事們一向推崇贊揚、不可磨滅的成就,也是我說凡夫“不凡”的核心所在。 僅就本書而言,作者在以往散文涉獵的領域外又拓展了題材面,其生動的筆觸延伸到域外捕捉靈感,開闊的藝術視野囊括了“泰國風情”和“西歐風情”,以A、B兩輯將其分門別類地結集成冊,可謂“小百科全書”,雅俗共賞。讀者開卷,必有裨益。 一部書的面世,難求十全十美,這是概莫能外的規律。本書遺憾之處,作者自知,讀者也能明察一二,故就此打住,不再捉瑕。愿凡夫筆耕不輟,寫出更多的不凡之作。 是為序。 |